分娩禁忌 忌回娘家分娩
端靜
分娩時隨著嬰兒的降生,會有血水、羊水相伴而下。民間以為這是污穢不潔的,并會褻瀆神明,帶來災害,俗所謂"血光之災"。因此,在分娩的地處方面就有許多禁忌事項存在,現(xiàn)略歸納如下:
忌在原住處分娩
產婦分娩是一件吉兇未卜的要事,因此,通常都專門特設一產地,忌諱在原來的住處分娩。
舊時,鄂倫春族產婦禁忌在原來住的“仙人柱”里分娩,要遠離住處,在另外搭起的一個“仙人柱”("糾哈漢"即"產房")內分娩。建國后,為了尊重鄂倫春族這一習俗,鄂倫春自治旗在已定居的鄂倫春人村屯修蓋公共產房。誰家婦女分娩,可以到那里去"坐月子",滿月后再回自己家中。后來,一些人家漸漸改變了這一習俗,現(xiàn)在婦女也可以在自家分娩了。過去,鄂溫克族、赫哲族也有此習俗,規(guī)定產婦必須到另搭的簡易窩棚里去分娩,直到"滿月"后才搬回原住處。
藏族婦女也不能在帳房內生孩子,分娩一定要離開住家。獨龍族禁忌產婦在室內分娩,說是怕產婦的"不潔"之氣,沖犯了室內的弩弓等狩獵用具,致使有獵無獲。產婦分娩時必須到室外,生下嬰兒洗凈后方可抱回室內。此俗今仍流行。羌族忌在室內生產,其俗規(guī)定,產婦必須到牛羊圈中分娩。
漢族也有忌諱產婦在原住地分娩的習俗。早在漢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據王充《論衡·四諱篇》云:"諱婦人乳子,以為不潔。將舉吉事,入山林,遠行,渡川澤者,皆不與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惡之,舍丘塞廬道畔,逾月乃入,惡之甚也。"可見當時忌婦人乳子的習俗與今時仍存于以上一些民族中的這一習俗是頗為相像的。又據王充所記,當時江南、江北,其俗又各不同。"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無惡也。"可知,這一習俗也有地域上的不同。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演變,這一習俗如今在漢族已很少見了。一般漢族產婦分娩還是在室內,或者也仍然是在產婦原來的住室內,或者到醫(yī)院里(接生婆處)等等。只是個別地區(qū)還有這一習俗的遺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