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過年民俗(2)
正初醬
守歲
十堰人除夕習俗用時最長的是守歲。
《荊楚歲時記》十二卷記載:“歲暮家家具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飲?!?/p>
同卷又記載:“留宿歲飯至新年十二日則棄之街衢,以為去故納新也。”
“宿歲”即“守歲”?!肚G楚歲時記》中說的是這一夜家家準備酒菜,全家人守歲、飲酒迎新年。守歲前在家神前供一碗守歲飯,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二,倒在街上或路上,以示“去故納新”。
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除夕,大旦不眠,謂之守歲?!碧铺诶钍烂裨凇妒貧q》中這樣描寫:“寒至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碧K軾《守歲》中云:“明豈天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尤可夸?!?/p>
除夕夜家家戶戶燒大火,尹吉甫主編的《詩經·小雅》稱“庭燎之光”?!巴チ恰奔从弥窀椭愔谱鞯幕鸢?。竹竿燃燒后,竹腹里空氣膨脹,竹身爆裂,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這就是“爆竹”,也就是鞭炮的前身。后來人們用黑色炸藥卷在紙筒中,外裹紅紙為皮,便成了以后的鞭炮。
守歲也叫“熬年”。相傳遠古時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人們?yōu)榱硕惚堋澳辍?,農歷臘月三十晚上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竄進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人幾乎被“年”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夫婦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玩鞭炮的孩子幸免于難。此后,人們知道“年”怕紅、怕光、怕鞭炮聲,到了過年那一天,家家戶戶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年”也就不敢再來了。
傳說臘月三十夜,“年”危害人間的事傳到了天上紫微星耳里。紫微星用火球把“年”打倒,再用鐵鏈子鎖住這種怪獸。人們每年到此時對天燃放鞭炮、燒香祭拜紫微星,叫做“出天行”。
拜年有先后順序
十堰人拜年是有先后順序的,一般講究:大年初一拜本家鄰居,初二回娘家或拜母舅,初三拜姑家。過年期間,傳統(tǒng)習俗有一些禁忌,例如過年不能生氣罵人、不能打小孩,忌諱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大年初一若對方還在睡夢中,就不要拜年,要等對方起床之后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過年也有忌倒污水、垃圾、掃地的習俗,因為舊時人們認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