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起厝、入厝”習(xí)俗
假情意
閩南語中建房稱之為“起厝”,搬入新家則稱為“入厝”。對閩南人來說,“起厝”等同于“建業(yè)”,是不可疏忽的大事,而“入厝”在閩南人看來,將會與之后一家人的運勢息息相關(guān),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閩南“起厝”、“入厝”時候,有著許多有趣的講究與習(xí)俗。
“入厝“——泉州人的喬遷風(fēng)俗
自從人類定居生活以來,房子在人們的生活中就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就是為了建一所漂亮的房屋,供自己和家人幸福美滿地生活一輩子。所以,當(dāng)人們建好房子、買了房子,自然要舉行一個儀式紀(jì)念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喬遷新居,就是搬入新家,用閩南話講,叫“入厝”。閩南一帶民間信仰比較盛行,古代的一些風(fēng)俗習(xí)慣經(jīng)過時代的更新和彌補,到現(xiàn)在依舊盛行。
一、入厝的準(zhǔn)備
如果房子剛裝潢完工不久,應(yīng)先打掃房屋,打開門窗通風(fēng),利于健康、引吉氣。也有人是已經(jīng)入住房子幾年后,再舉辦入厝儀式,有的因為經(jīng)濟原因,有的因為在主人父母去世三年的期限內(nèi)。
首先,要挑選一個良辰吉日。查看是否有生肖、宅向相沖,最好選擇水日為佳,少用火日,時辰則陽日用陰時,陰日用陽時 (子寅辰午申戍為陽日,其他為陰日) 。家中有人剛參加過別人喪禮時不要搬家,否則會把“陰氣”帶到新居中。確定好日子后,再通知親朋好友,邀請他們過來幫忙,過來一起熱鬧。
喬遷新居前,妻子娘家要“添燈”,就是送紅燈籠懸掛在大廳,閩南話念即為“添丁“,寓意添丁進(jìn)財,燈籠越多越好,母親娘家,兒媳娘家如果比較注重禮節(jié),也會過來添燈,燈下面要綁紅包,紅包里面放不放錢均可。現(xiàn)在也有少數(shù)人改用精美的吊燈。
通常主人的舅舅要送一副賀聯(lián),習(xí)稱“母舅聯(lián)”?!澳妇寺?lián)”一般長五六尺,寬一尺,連同果品等四式賀禮送去,掛于廳堂正中,直到陳舊破損才取下。過去賀喜的 “母舅聯(lián)”大都是用紅布替代聯(lián)紙,再貼上剪好的金色字?,F(xiàn)在,“母舅聯(lián)”大多用兩個鏡框鑲掛,用白泡沫板刻字,立體感和裝飾性俱強。也有一類是純?yōu)椴AЧに嚶?lián),顯得高檔且有藝術(shù)欣賞價值。
親友送禮,一般以燭炮為主,也有送衣服布匹、大鏡、時鐘、家具、電器等,有的直接送紅包。各媳婦娘家要送菜刀、火夾等各種家庭用具來祝賀。入厝前要先搬入一窩雞母雞仔,各房夫婦俱全者添置搖籃椅轎,以預(yù)兆人丁興旺。各項物品可在入厝前先行搬入,重要、貴重的家俱最好在入厝當(dāng)天再搬入。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牙刷毛巾筷子碗,能用新的盡量用新的。每樣家具都要貼上紅紙,以求吉祥如意。在客廳內(nèi)人們常會擺放發(fā)財樹、萬年青,用紅紙貼在盆上。樹葉上還要掛幾個紅包,紅包里面放不放錢都可以。
在農(nóng)村,如果人手不夠,一般都會請族中親戚幫忙。而現(xiàn)在在城市,大都是人都是請搬家公司幫忙。東西搬完后,主人通常以艾草簡單清凈房屋的內(nèi)外。再以檀香由上而下、由內(nèi)而外,把住宅的每一個家具、每一個角落都薰過。用新買的掃把,打掃一下現(xiàn)場,掃除的方向是由大廳每個角位開始掃,將垃圾掃到大廳中央,再掃出大門口,象征把不潔的東西掃去。
喬遷時,新居張燈結(jié)彩、貼喬遷內(nèi)容紅對聯(lián)。為了增加氣氛,也有親友會在報紙上、當(dāng)?shù)仉娨暸_登廣告、點歌,慶祝某某某喬遷之喜。最常見的是租拱門氣球,拱門和氣球上面都會有恭賀喬遷之類的祝福語,還有贈送人的姓名或單位,這也反映了戶主的社會關(guān)系和社會地位。拱門和氣球一般都會放三天以上,比較富裕地方,甚至在通往新居的路口就開始放一排排的拱門,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