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的名字(2)
玉曼君
為了避免國民對王室的懷疑甚至質疑,喬治五世在1917年發(fā)表了一個正式而莊嚴的聲明:英國王室將以“溫莎”(Windsor)作為家庭的新姓氏。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Windsor Castle),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jù)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1028~1087,1066~1087在位)選址奠基的。英國王室從此進入了“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
1936年,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1894~1972,1936~1936在位)退位,其弟約克公爵繼位為喬治六世(George VI,1895~1952,1936~1952在位)。
1952年,喬治六世去世時,因為沒有兒子,所以就由長女伊麗莎白二世(英語:Elizabeth II,1926~ ,1952~ 在位)繼位。
1947年3月18日,希臘王子菲利浦(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1921~ )因為要和伊麗莎白公主結婚,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并將姓氏改為舅父的姓氏蒙巴頓(Mountbatten)。1947年12月20日,菲利浦與伊麗莎白結婚。1960年,伊麗莎白女王發(fā)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其后裔將使用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姓氏,王朝名號保持溫莎。也就是說,溫莎王朝使用“溫莎”這個姓氏到伊麗莎白二世為止。事實上,伊麗莎白二世應該是最后一位來自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君主。
英國王室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從開始到現(xiàn)在一直有血脈相傳關系的王室之一。英國王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
公元前1世紀左右,強盛的羅馬帝國入侵不列顛。公元43年,克勞狄一世(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尼祿·日耳曼尼庫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Nero Germanicus,-10~54,4~54在位)征服了不列顛地區(qū),將此地納為行省,同時進行軍事統(tǒng)治和軍事移民。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76~138,117~138在位)在不列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墻以防衛(wèi)北方蠻族,此即知名的“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隨著羅馬帝國勢力衰退,407年最后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不列顛,結束了羅馬帝國對此地的統(tǒng)治。
在羅馬人撤走后,英格蘭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lián)盟混戰(zhàn)的時期。到6世紀,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lián)盟)。829年,威塞克斯王國(Wessex)國王埃格伯特(Egbert,770?~839,829~839在位)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并建立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土地上的第一個王朝——韋塞克斯王朝(Kingdom of Wessex)。韋塞克斯王朝共有16位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