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過年習俗
雨梅桑
盡管生活在南北盤江之間的廣大布依族有不少自己的民族節(jié)日,但春節(jié)也依然是布依族眾多節(jié)日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
除夕前一段時間,家中有豬的就殺過年豬,家庭婦女忙著碾米、磨面,男子忙著上山打柴或在家中劈柴,總之,各家都為準備過春節(jié)而繁忙。因為從大年初一到十五,寨子里禁止舂碓、推磨,所以各家都要備好十多天吃的米糧。
除夕前,先是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到臘月二十三日,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房屋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晚上每家要進行祭灶儀式,十分講究,莊重嚴肅,主要是教育孩子們遵守灶規(guī)和家規(guī),祈求灶神保佑,來年免遭火災,平安無事。祭供灶神的儀式,對于教育孩兒時常防火是很有意義的。
除夕夜,臘月三十這天,家家切肉、宰雞、炒、燉、煮各種肉菜。用未切的整棵白菜拌上豬肉煮成的“長菜”是每家必備的食物。飯菜做好后,先在神龕上供擺,燃放鞭炮,“迎請”老祖公回家。吃團圓飯后,大人煮粽子,打糯米粑,小孩守歲?,F(xiàn)在,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也形成了年俗中的一個內(nèi)容。
初一一早,當雄雞拍翅啼曉時,男女青少年們爭先恐后地拿起煮熟了的雞蛋、粽子,背起水罐或挑著桶去井邊挑“聰明水”,以先取得“聰明水”為幸事。去到井邊時,先要丟些硬幣于井中,燒香化紙,祈求上蒼賜給聰明,然后就打“聰明水”。大年初一挑“聰明水”是布依族有別于其它民族的習俗,這有利于激發(fā)青少年們?nèi)プ非舐斆髦腔?,去追求怎樣做人的真理?/p>
初一這天,在布依村寨里,除了各家自己對祖先先人的祭供外,還有祭神山、神樹、水井、巨石等活動,因為布依族屬于泛神論者,每個寨子都有自己的多個“保護神”。族系姓氏不同的,會有自己的祭供方式或禁忌。譬如岑姓,初一供的粽子不許放鹽,特別是禁酒,不準提到“酒”字,十分嚴格。布依族的王姓、黃姓也有奇特的祭祀活動,特別是有些羅姓,在除夕夜祭祀時,男主人還要披蓑衣,戴斗笠扮演獵人,一人扮演老虎或狼,在堂屋里進行“打獵”。深究布依族各姓各族系在春節(jié)期間的禁忌和不同習俗,對研究布依族族源是很有益的。
多數(shù)布依族姓氏都是在初三收年。收年之后,家家相互請客,客人都是鄰居或是親朋好友。初三過后,布依族各家都興給親友拜年,禮物多數(shù)是粽子、糯米粑、紅糖、臘肉等。新姻親的女婿給岳父母拜年,尤為隆重。女婿邀約族中同輩或好友一道,拜年的禮物由岳父母分送給她的每戶家族,受禮的人家,必須宴請新姑爺,送一段布匹,以表答謝。家族多的姑爺要在岳父家住十多天?;貋頃r,未婚妻或已婚未坐家的媳婦必須送給姑爺自紡自織的布匹、布鞋等禮品。初三過后,因農(nóng)閑,討一個新春吉利的緣故,布依族喜歡在此時期擇日訂婚、結(jié)婚。
初三過后,布依男女青年開始了相交相識相戀的“浪哨”。女青年除了早晨在家里做一些家務外,其它時間都相聚在“花園”里,等待外村的男青年前來浪哨對歌。村里的男青年也同樣,成群結(jié)隊,到外村的“花園”去浪哨。凡在布依寨子,都能見到年輕人穿上嶄新漂亮的衣服在吹木葉、唱“竹筒歌”、踢雞毛毽子、丟花包等。
在布依族聚居的大村寨,初三過后要演布依戲,古時還聚族敲銅鼓作樂,聚眾玩秋千等文體活動。舞龍隊和獅舞隊都到各布依寨巡回表演。
正月十五這天,每家開始接回娘家拜年的媳婦回家,做一頓豐盛的晚餐,意為告別春節(jié),開始從事生產(chǎn)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