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南的“王寶釧文化”(2)
鳳凈松
鐘情野菜的飲食文化
魏虎未能達(dá)到目的,于是卡斷了補(bǔ)給線,克扣了薛平貴所寄的生活費(fèi),使王寶釧原本就十分清貧的日子雪上加霜。傳說,為了活下去,每逢夏秋收獲期,王寶釧都到收過莊稼的地里撿拾落在地上的麥穗、谷穗和各種豆類,作為自己的口糧。其他時間則靠挖野菜、采榆錢、摘槐花來糊口。西安城南的土質(zhì)好,植被茂盛,可食用的野菜、野草種類極多,認(rèn)得野菜的人,隨意在田頭路邊摘上一把,拿回去都能吃。春天有蒲公英、馬齒莧、白薺薺、白蒿,麥田里有薺薺菜、麥瓶兒、米蒿蒿、羊蹄莢子等,榆、槐等許多樹木的嫩葉以及榆錢、槐花、枸杞芽等也都能食用。夏秋季有灰灰菜、野人汗菜、野芹菜、打碗花蔓和許多叫不出名的野草野菜野果,還有雨后荒地上的地軟等等。許多野菜吃不了還可曬干,存放到冬季食用。
在王寶釧吃過的各種野菜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shù)薺薺菜。傳說五典坡周圍麥田里的薺薺菜都被王寶釧挖光了。薺薺菜只在麥田里與小麥共生,別處是找不到的。因了王寶釧,薺薺菜也成了這一帶的招牌菜,特別是在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的寒窯廟會上,薺薺菜餡餃子是最受歡迎的佳肴。上世紀(jì)80年代,寒窯重新開放時,《西安晚報》還專題介紹過這里的薺薺菜餡餃子。曾經(jīng)風(fēng)靡一時的現(xiàn)代眉戶戲《梁秋燕》的女主人公梁秋燕,也是用自己剜來的薺薺菜慰勞軍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