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名菜(3)
懷芹郎
八、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制法也層出不窮,最為流行的是農家三蒸——蒸肉、蒸魚、蒸菜。
沔陽三蒸至少有600年歷史,相傳元末漁家子弟陳友諒在沔陽揭竿而起率眾起義,在攻陷沔陽縣城后,為犒勞兵士,陳友諒的夫人潘氏親自下廚,她別出心栽,將肉、魚、藕分別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裝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魚、藕味美質融,兵士嘖嘖稱贊,從此民間常用“三蒸”款待賓客,喜慶佳節(jié)。
后來,“三蒸”的制作越來越精細,除粉蒸肉外,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蒸蘿卜、蒸南瓜、蒸茼蒿等等。仙桃除了“三蒸”還有“三寶”。沙湖鹽蛋、紅廟蘿卜、沔城藕是沔陽三寶。沔陽湖區(qū)養(yǎng)鴨子的人家多,人們?yōu)榱吮4骧喌埃命S泥拌鹽裹在蛋上,放十天半月即成鹽蛋。鹽蛋“碧玉殼、豬油白、太陽黃、菊花心、落口香、到口甜”,是過年過節(jié)招待來客的下飯好菜。紅廟蘿卜外形圓溜、皮薄肉厚且嫩,沒有一般蘿卜的土腥味,沔陽人叫它“土粟子”,切幾塊蘿卜與牛肉一道煨湯,肉美湯鮮。沔城的藕也極好,用它煨湯,既成塊又粉爛,吃起來不想放筷子。
現在,“三蒸”發(fā)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館懸牌“湖北三蒸館”。據符號老人講,一日,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在護衛(wèi)簇擁下,途經虎跑坊,見“湖北三蒸館”,不知何謂“三蒸”,便進館品嘗,大飽口福后題聯: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
九、雞蛋炒炸胡椒
炸胡椒,荊楚名菜。帶著酸辣味,色澤金黃紅艷的“炸胡椒”,其實,炸胡椒是用玉米面和辣椒(當地方言稱辣椒為胡椒)發(fā)酵后制成。炸胡椒,其實是做成糊狀的??梢杂糜统?,而且越炒越好吃;也可以用雞蛋炒炸胡椒。此外,還有炸胡椒炒肥腸、炸胡椒煎豆皮、炸胡椒煮財魚等等,味道非同一般。
十、龍鳳配
荊楚名菜,為宴席之精品。它金黃油亮,造型優(yōu)雅逼真,實有巧奪天工之妙,讓食者不忍下箸。其口味甜酸鮮香、外酥里嫩且清香撲鼻,完全稱得上是色形味香均屬上乘的烹飪藝術精品。
原料:鯉魚一條2000克,仔母雞一只1000克,鹽、蔥末、姜片、蜂蜜、黃酒各5克,醋15克,白糖30克,番茄醬25克,味精2克,濕淀粉80克,植物油1000克。
十一、水煮財魚
財魚又名黑魚(學名烏鱧),肉精刺少,味美,且?guī)в幸环N甜味。水煮財魚是江陵的特色美食,以白豆腐墊底,用最頂級的荊州豆瓣醬微火燒制而成,味道醇厚而不油膩上火,回味甘醇。江陵人宴客的時候端出一盆熱氣騰騰的水煮財魚,是再好不過的佳肴。
十二、筆架魚肚
長江它處水域既無此魚,也無有“筆架魚肚”。石首市之筆架魚肚是采用長江石首段水域中出產的鮰魚鰾制成的一種珍貴食品。這種魚體型較大,長達一米左右,一般重七、八斤,大者二十多斤。背部呈灰白色,腹部白色。魚體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肉細刺少,能烹制多種美味魚肴。鮰的鰾個大肥厚,營養(yǎng)豐富,魚鰾的外形和鑲嵌在鰾內的紅色紋理,酷似屹立在長江岸邊的石首筆架山,故得名“筆架魚肚”。
筆架魚肚外形精美,色澤白中帶綠,晶瑩可愛。曬制好的魚肚猶如玉雕。一般一個魚肚二兩左右,大者可達半斤。烹調大師用筆架魚肚可烹制出“雞茸魚肚”、“蝦仁魚肚”、 “海參魚肚”、“紅燒魚肚”等多種佳肴,皆味道鮮美可口,營養(yǎng)價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