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繡 羌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小背叛
羌族是一個極富睿智的民族,更是一個崇尚美的民族。美與藝術起源于勞動,也正由于人們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那些具有初步形式美的客觀對象,才可能相應地產生出對稱、平滑的審美觀念。羌繡的色彩鮮艷,精美絕倫,不但顯示了羌族婦女的聰明才智,更表達了羌族人民崇尚美的愿望。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勞動產品美,勞動工具美,勞動動作美,勞動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美。歷經千年傳承和發(fā)展,羌繡似乎濃縮了歷史的精華,形成了風格獨特的繡中之精品,已漸被人們認同為與湘繡、蘇繡齊名的繡中工藝品,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羌繡早已成為羌族人服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美,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制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上繡有云彩圖案及波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腿的作用。婦女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發(fā)辮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繡各色圖案,春秋包繡花頭帕,穿有花邊的衣衫,腰系繡花頭帕,系有花邊的飄帶。年輕女子還在腳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
羌繡有裝飾性很強的花紋圖案,無論是在羌族群眾的腰帶、衣裙、圍腰、鞋上,或是在婦女的頭帕、袖口、衣襟甚至襪子、鞋墊上都隨處可見。羌族的挑繡不僅結構完整、物象突出、色彩絢麗、工藝精巧,起到美觀的作用,而且借助那密密麻麻的針腳,增強了衣物易磨損處的耐磨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具有實用價值。
馬克思認為:“動物只能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鼻祭C不只是一種單純的裝飾品,同時也是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品,它已深深地融入了羌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是衡量一個婦女聰明才智的重要標志,是她們用來美化自己,寄托自己情感和美好愿望的一種重要方式,也常常是青年男女表達美好愛情的訂情信物。它集藝術與實用于一體,是羌族人民對真善美追求的物化和象征。